谅解书在刑事案件中可以作为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之一。具体可以减少的幅度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悔罪程度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实践,以下是可能的情况:
1. 如果犯罪嫌疑人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法院可以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后,在基准刑上减少40%以下。
2. 如果犯罪嫌疑人积极赔偿但没有取得谅解,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
3. 如果犯罪嫌疑人没有进行赔偿,但取得了谅解,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谅解书可以作为从轻处罚的情节,但并不意味着犯罪嫌疑人可以完全免除刑罚。法院在量刑时还会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犯罪动机、手段、危害后果等,并且对于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如抢劫、强奸等)会从严掌握。
因此,谅解书是法院在量刑时考虑的一个因素,但具体能减轻多少刑罚,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法院的裁决来确定
买房后发现被欺骗,能否诉请法院撤销
2025-07-08韩国前总统尹锡悦抵达特检组 首度出面接受调查
2025-06-28恩平法院:代表委员“请进来”,接受监督“零距离”
2025-06-21全省法院建成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64个
2025-06-09六步审查勤勉义务、信披“失守”必追责、实控人操纵公司仍担责 金融法院护航投资者保护
2025-05-16公募基金告别“旱涝保收”,业绩比较基准成硬标尺
2025-05-13陈民生:破案是刻在骨子里的使命
2025-05-10苏丹宣布与阿联酋断交
2025-05-06公职人员欠钱不还,其公积金能被强制执行吗?
2025-04-26涉案20万元!两团伙收购二手交易平台账户发布虚假商品诈骗,8人被抓
2025-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