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春耕备耕“水文章”,既要未雨绸缪、强化供给,也要精细管理、依靠科技
坚持量水而行,就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优化配置、分类施策、科技赋能
激活市场机制,让水资源真正成为“水资产”,能助灌溉用水高效利用、“细水长流”
“浇了这遍水,小麦苗和土贴得瓷实,苗才能壮。”春潮涌动,山西芮城县东垆村村民常根成没事就到自家地头转悠,看苗情、盯灌溉。
随着气温回升,春耕播种进入旺季。从开展春季水利设施检修,到采取跨流域调水、蓄水增储等举措;从细化优化用水计划和分配方案,到组织专业浇地队护渠、送水……广袤田畴,春灌供水精细有序,护航夏粮丰收。
春水润良田,春灌是土地过冬后“喝”的第一口水。用水迎来高峰,供水能否到位?春苗能否“喝好喝饱”?怎样促进节水增效?做好春耕备耕“水文章”,既要未雨绸缪、强化供给,也要精细管理、依靠科技。
完善主骨架、畅通微循环,以灌区建设托举农事。目前,我国耕地灌溉面积已达10.75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6%,生产了全国77%的粮食和超过90%的经济作物。高效产出的“灌区密码”,是持续补齐灌排工程基础设施短板,提升灌区工程蓄水能力,优先把大中型灌区建设成高标准农田。
让一泓清水更顺畅地从源头抵达地头,离不开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看老灌区,守着黄河用不上水,曾是河南封丘县南部乡镇的痛点。河南启动“沟渠连通整治工程”后,封丘打通2800多个阻水点,60万亩农田得以“畅饮”黄河水。新灌区建设也在提速。四川宜宾,向家坝灌区一期一步工程主体工程不久前投入使用,村民终于可以告别提灌机抽水、水车送水的日子。更充足的水利条件,提高了农户的种粮积极性。
既要增供给,更要细管理。新时代以来,我国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由404立方米下降到347立方米,单方灌溉水的粮食生产力从1.58公斤增加到1.8公斤以上,农业节水增效成果喜人。坚持量水而行,就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优化配置、分类施策、科技赋能。
比如,内蒙古河套灌区去年试点以农作物种类为基准,核定灌溉用水量,为每个建制村设定用水量“上限”;通过建设数字孪生灌区,缩短供水周期,减少输水时渠道下渗和蒸发的损耗,实现智慧节水。当地一位乡镇干部算了一笔账:相比漫灌,引黄滴灌浇玉米地,生育期每亩至少节水100立方米。“有多少汤泡多少馍”,依据水源条件、渠网工程布局等,优化调整作物种植结构、面积,将更好支撑农业增产。
以有效激励聚合力,才能共护灌溉生命线。在湖南长沙县,桐仁桥灌区推行“节约有奖,超用加价”机制,对农户节余灌溉用水权指标进行回购,转让用于城镇生活供水。这一多赢之举,调动了节水积极性,盘活了水资源存量,也充实了灌区末级渠系维护资金。激活市场机制,让水资源真正成为“水资产”,能助灌溉用水高效利用、“细水长流”。
水润阳春望丰年。不负春光,全力做好“水文章”,让农作物“喝水喝到恰好饱”,我们有底气有信心实现新一年的穰穰满家。
(本系列评论到此结束)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01日 05 版)
泉港区政府廉政工作会议召开
2025-05-01东西协作创新 共助粮食安全!宁夏黄土地上山东小麦郁郁葱葱
2025-04-30太原十九中“百师千课”促教师成长
2025-04-26建好管好高标准农田 为粮食安全夯实“耕”基
2025-04-26山西寿阳深化“大院大所”合作 夯实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
2025-04-25雷州典型镇建设加力提速,美丽镇圩“七个一”建设全部完成
2025-04-23提醒!明天呼和浩特这些地方用水受影响
2025-04-20与天争时 河南如何抗旱?| 大象时政+聊会儿
2025-04-20十大类45项!青海发布2025年民生实事工程
2025-04-15清华官宣!拟建4个新书院
2025-04-15交通运输部对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在建勐关高速公路工程项目“3·2”边坡塌方事故挂牌督办
03-25新疆兵团:特色农业“种”出乡村振兴好“钱”景
03-26今日,光明日报福建日报头版头条联合发文,共赞“山海经”
03-25事发长虹路!多人被拦下!
03-25从小城驶向全球,一辆代步车的市场进阶之旅
03-26繁花与音符共舞!贵阳路边音乐会嗨唱贵安樱花园
03-25上海青浦区总工会协同各部门全面推动落实产改新举措
03-26长城基金杨建华:关注AI产业链新变化
03-26阿布扎比打造全球最完整基因数据库 挖掘DNA“数据金矿”
03-25北京今日下午阵风五六级,最高21℃,夜间高海拔山区雨夹雪
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