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百科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以产聚才 以才兴产!观山湖经开区推动产才融合发展见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4 09:26:00    

7月1日,在贵阳宏协承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操作生产设备,专注打磨着汽车零部件。该公司生产管理负责人周春顺穿梭在车间和办公室之间,仔细核对着当天的生产数据。

产业兴则人才聚。近年来,观山湖经开区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从东部地区引进了一批新能源汽车配套企业相继到贵阳投资建厂,为吉利汽车等龙头企业配套。产业转移牵动着人才转移,2018年,贵阳宏协承公司在观山湖经开区落地,吸引了周春顺等产业人才从深圳回来。

周春顺是贵阳人,很早就去了深圳,在模具实验室从事数据测量工作,通过二十年的积累,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老师傅。“孩子逐渐长大,需要更多陪伴,正好家乡有了相关企业,我就决定回来。”周春顺介绍,2019年初,他加入贵阳宏协承公司。

比起之前在实验室搞数据测量,来到贵阳宏协承公司后,周春顺要负责仓库管理、物流管理、生产计划管理。“我学的专业是计算机,在深圳工作时,除了数据测量,还做过模具、平面设计、3D立体设计等工作,这些经历让我在管理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这些经验现在都用上了。”周春顺说。

质量是一家企业的“生命线”。周春顺负责的生产计划管理,每一个环节都事关产品质量,事关企业“生命线”铸得是否牢固,可以说,他就是公司最重要的质量“把关人”之一。为当好质量“把关人”,周春顺要与各部门的数据打交道,“之前的经验让我对数据很敏感,一眼就可以看出哪个环节存在问题,用数据说话。”

通过让数据“说话”,周春顺对公司的生产管理了如指掌。如仓库管理,几分钟出货、出多少货、何时发货,订单数量是多少、仓库有多少原材料、还需多少原材料等情况,周春顺都能精准掌握,并对生产计划进行整体调配,才能合理安排生产,确保产品准时交付。

周春顺的到来,进一步提升了贵阳宏协承公司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水平,直接助推了企业高质量发展。在离贵阳宏协承公司几公里远的贵州华阳宇光科技有限公司,也因为尹青松等产业人才的到来实现快速发展。

尹青松来贵阳之前,已在深圳从事汽车制造30年,在产品设计、产品生产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成为汽车制造领域的行家里手。去年,深圳华阳宇光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经招商引资落地贵阳,在观山湖经开区成立贵州华阳宇光科技有限公司后,从深圳调来精兵强将,尹青松便在其中。

“相比东部地区,贵州汽车设计人才相对较少,公司从深圳调来的这支队伍中有工程师、高级钳工等行业优秀人才。”尹青松介绍,为加快建强产业人才队伍,公司采取“师带徒”模式,加快培养本地化人才。

张宏伟是该公司本地化培养的第一批人才之一。去年刚毕业时,张宏伟只是一名学徒工,经过几个月的培训,以及在深圳过来的老师傅的帮助下,张宏伟已在检测岗位干得得心应手,成为独当一面的岗位能手,“检测环节非常重要,产品精度要达到0.05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二分之一。”

华阳宇光在工装设备生产行业拥有丰富经验,持续为工业转型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目前正是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风口,公司产线已经全部搭建好,产品生产也比较顺利。通过建好人才队伍,我们有信心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实现更大发展。”尹青松说。

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华阳宇光将继续加强本地化人才培养,目前,在该公司90多人的生产队伍中,大部分属于本地化人才。该公司将继续加强与贵州本地院校的合作,完善培养机制,畅通引才渠道,与高校共育人才,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人才聚则产业兴。近年来,观山湖经开区通过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吸引人才集聚发展,又通过人才的支撑推动产业加快发展,形成了产业和人才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目前,跟随产业转移过来的人才带着先进技术、丰富经验及创新理念,成为贵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技术中坚力量。

今年,观山湖经开区全力支持吉利汽车扩大银河E5车型产能,支撑关联零部件配套企业扩大产能,打造全省新能源汽车核心集聚区,为产业和人才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为支撑产业发展,观山湖经开区还积极打造技能人才队伍,针对产业工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支持指导重点企业、规模以上企业申报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评价备案,赋予企业自主评价技能人才的权限,畅通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建强技能人才队伍。

产业需要人才来推动创新发展,人才也需要产业来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接下来,观山湖经开区将继续加大人才引育力度,营造更加优越的产业环境和人才生态,通过产业带动,加快打造人才高地。

记者 黄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