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海叔聊经济工作室】
无论是“天上飞的”C919大型客机,还是“地上跑的”国产新能源汽车、复兴号高铁列车,抑或是“水里游的”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各式各样的“中国造”以自身的过硬实力和出色表现,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
“十四五”以来,中国每年制造业增加值都超过30万亿元,连续15年稳坐全球制造业“头把交椅”,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
在位于浙江省台州市的杰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台州湾工厂,工人在生产线上工作。该企业的智能化设备目前已积累了3200多项有效专利与软件著作权。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摄
中国不能造的越来越少、能造的越来越好,体现在哪?
在细分领域,“从0到1”的突破越来越多。
比如,8月3日,中国自主研发的2吨级大型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凯瑞鸥”,装载新鲜水果、应急药品等物资从广东省深圳市起飞,经过58分钟的跨海域飞行降落在距离海岸线150公里的惠州19—3平台,实现全球首次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有效解决了传统补给船耗时长、应急反应慢等问题。
再如,不久前,国机重装成功研制的全球最大机械式热模锻压力机——168兆牛热模锻压力机正式投产。这标志着中国超大型智能化锻造装备及工艺技术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如何精准控制高速运动的超大型滑块是一大难题。我们突破性研发了锻造力及运动参数实时监控系统,保障了大尺寸锻件成形质量,最终在确保零件强度的同时实现了高速稳定连续生产。”国机重装二重装备副总工程师漆小虎告诉海叔。
在提质创新方面,精益求精的成效日益显著。
2021年,海叔在湖南中大创远数控装备有限公司车间内曾经看到这样的景象:工程师将待加工的钢坯放入机床工位,关上舱门并输入加工程序指令。很快,一个完美的螺旋锥齿轮零部件就加工好了。这家企业规模不大,但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却高达企业总投入的25%。
几年过去,这家民营企业的“绝活儿”更加精进。2023年,中大创远全新立式磨齿机YKA2030加工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锥齿轮磨齿性能需求的全行业覆盖。“目前,我们通过技术优化、工艺优化、数字化建设,生产效率又提升了30%,订单已经排到了2026年1月。”该公司总经办主任唐璐说。
今年以来,中国生产的智能割草机器人热销海外。原因为何?浙江三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办主任应鑫森告诉海叔,精准定位、避障感知等技术模块,是中国割草机器人真正实现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关键。中国在激光雷达、智能算法、低脉冲电机、多模态控制等一系列细分领域所拥有的优秀企业、强大实力,让终端产品创新空间更大,也更容易实现产业化规模化。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陈曦表示,“十四五”以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中国制造业加速从“数量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变,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等领域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不断提高,越来越多优质产品获得全球消费者青睐。中国稳坐制造业“头把交椅”,一方面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商品,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凭借强大的产业链配套协作能力为全球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助力做大世界经济“蛋糕”。
本期编辑:白天亮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海叔聊经济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中国不能造的越来越少、能造的越来越好|见证“十四五”
2025-08-15这个理念,何以改变中国引领时代
2025-08-1555岁中国女游客在日本被列车撞击身亡!10趟列车停运,事发时正在拍照
2025-08-14菲律宾执意侵闯中国黄岩岛附近海域,中国海警予以驱离
2025-08-12中国球员杨瀚森结束休假,返美备战NBA新秀赛季
2025-08-09数字孪生技术驱动转型 包头市抢占“智造”新高地
2025-08-09菲律宾领导人发表涉台言论,我外交部:不要玩火
2025-08-08百时美施贵宝获批中国首个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双免疫疗法
2025-07-28泡泡玛特王宁央视专访:谈公司本质、谈潮玩IP生命力
2025-07-28高梵质量再升级:小黑金5.0系列发布,三季可穿鹅绒服火出圈
2025-07-22交通运输部对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在建勐关高速公路工程项目“3·2”边坡塌方事故挂牌督办
03-25新疆兵团:特色农业“种”出乡村振兴好“钱”景
03-26今日,光明日报福建日报头版头条联合发文,共赞“山海经”
03-25事发长虹路!多人被拦下!
03-25从小城驶向全球,一辆代步车的市场进阶之旅
03-26繁花与音符共舞!贵阳路边音乐会嗨唱贵安樱花园
03-25上海青浦区总工会协同各部门全面推动落实产改新举措
03-26长城基金杨建华:关注AI产业链新变化
03-26阿布扎比打造全球最完整基因数据库 挖掘DNA“数据金矿”
03-25北京今日下午阵风五六级,最高21℃,夜间高海拔山区雨夹雪
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