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百科

首页 > 实时讯息 >

“动物专业”学了有啥用?安农大相关学院就业率年均93%以上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2 19:35:00    

大皖新闻讯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全国首个“宠物”本科专业受到广泛关注。据了解,安徽多所高校也开设有动物相关专业。这类课程都学啥?学了以后有啥用?大皖新闻记者进行了探访。安徽农业大学数据显示,该校动物医学院就业率就达年均93%以上。

学“读心术”并设计玩具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是国家级高校特色专业和省级高校示范专业 。常馨月⽼师是该校动物医学院特任教授,主讲《科研训练》《动物福利概论》等课程。

动物不会说话,但它们的身体和行为都在‘呐喊’。我们就是它们的翻译官!”这是常老师的口头禅。在她的《动物福利概论》课上,你要学“读心术”,通过观察猫狗的表情、姿势、声音,读懂它们的心情。

你还要做一名称职的“环境测评师”,走进模拟农场和牧场 ,研究鸡舍的灯光、猪圈的玩具、牛棚的地板 ,看看动物们住得咋样。

动物们也会闹情绪。在课程中,你可以试试用中草药给动物减压、设计能让它们“玩得嗨” 的玩具。

课程不仅是研究猫狗一类的宠物,更关注和我们息息相关的“农场伙伴”。比如,奶牛怎么躺得舒服、吃得开心,才能产出优质的牛奶?还有鸡笼养与散养的PK,什么样的环境能让它们下蛋更从容?

常老师表示,提高动物福利 ,不仅是让它们“活得好”,更是让我们吃的肉蛋奶更安全、更优质,这是双赢 ,也是“one health” 的理念所在。

她认为,动物福利学并非“ 教人如何爱动物” 的情感课 ,而是一门以科学证据为基础 ,研究如何改善动物生存状态的学科。

纠正“只能去养殖场”刻板印象

学了能干啥?进养殖场?当宠物医生?不少人对动物相关专业的就业表示担忧。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刘国世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只能去养殖场”是一些人对动物科学的认识偏差和刻板印象。

他以该校动物科学本科生就业方向为例,有人去海关从事检疫,有人去科研院所从事动物保护及管理。以新开的伴侣动物专业为例,也将为合作企业输送动物饲料配方设计和质量控制方面的优秀学生。

来自安徽农业大学的相关数据则显示,动物医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近年来,每年有超过50%的学生考取研究生,进入国内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继续深造。

该学院学生就业率年均93%以上,15000余名毕业学子遍布国内外知名宠物医院、海关检疫部门、科研院所等,更有不少校友已成为行业领军人物。

新职业需要专业人才

事实上,宠物消费也在悦己赛道已跑出了消费增量加速度。《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城镇宠物(犬猫)数量超过1.2亿只,较2023年增长2.1%,消费市场规模增长7.5%,达到3002亿元。

宠物经济的发展催生各类新职业,新职业也需要专业人才。如宠物行业(行为训练师、福利顾问)、现代化养殖场(福利专员)、动物保护组织、食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部门等。

记者梳理注意到,安徽部分高职院校也设置有动物相关专业。如芜湖职业技术大学,作为安徽省首批职业本科院校,已开设动物防疫与检疫、宠物医疗技术专业(专科)。根据该校2025年专科分专业招生计划(省内普招),宠物医疗技术专业为36人。“我们就业率还是很高的。”

而随着高校更加重视高质量产学研结合,相关专业就业方向更加广泛。

“动物医学不仅是学习诊疗技术,更是站在人类健康的守护前沿。”安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院长孙裴表示,学院提供科研导师与企业高管双护航,让热爱动物的你成为既能救治动物又能守护人类健康的复合型人才。

大皖新闻记者 赵琳 实习生 韩木晗(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