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南方都市报通过暗访曝光了多个养老陷阱,如存在突破官方指导年限的预收费及诱导市民进行“床位投资”等问题。报道发出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南都记者获悉,广州市民政局对南都有关养老陷阱的报道高度重视,已介入核查。关于报道中所涉相关问题,南都也同步向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函咨询,但截至发稿时暂未得到正式回复。
“真正的记者,善于发现并探索问题。”“这种长期预交费用太不靠谱了,老人权益咋保障?”“贴吧上不少老人吐槽退费难,真心希望监管部门赶紧管管,别让老人家的钱打水漂。”在多个社交平台上,相关话题也引发网友们的热议。在众多留言中,网友们不仅表达了对相关养老陷阱的担忧,同时也呼吁政府部门加强监管力度。
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养老机构预收费监管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其中规定自2024年10月1日起,养老服务费预收的周期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对单个老年人收取的押金最多不得超过该老年人月床位费的12倍。南都记者暗访了广州养老陷阱发现,不管其是否为在民政系统上已备案的机构,收取多年床位费的情况依然存在。
“现在教培都可以一个月一个月地交费,养老起步就三年?”有网友发表评论,对此表示不解。南都记者注意到,更多的网友是对老人支付预收费款项后,担心得不到保障。有网友认为,若按照报道中披露的预缴35年费用后,该机构倒闭了怎么办?也有网友指出,养老预交费不宜长期,容易造成老人经济风险。
此外,南都的报道中也曝光了床位、公寓的使用权等服务被包装成“投资产品”的问题,不少老人以及部分对投资理财有需求的人士因此而“入局”,但无法得到收益甚至血本无归。有网友针对这种问题也分享了身边的经历。其在评论表示,“我们几个买某公司理财的老人家,越是去法院告越不给兑付,执行都没用!”
针对上述乱象,有网友尖锐地指出:预付式消费为何屡禁不止?对此,亦有评论发问:“这些问题谁来管?”
“‘坑老’陷阱是十分可耻的,应该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和整顿。”有评论则呼吁重罚。“谁都有老了的那一天,老有所依,幼有所养。”该评论说。
你举报,我出动!如果您曾目睹治理乱象,亲历过需要发声的遭遇,请拨打020-87388888,向“都市暗访”专栏反映。我们将慎重核查、追踪到底,推动城市“疑难杂症”解决。
采写:南都“都市暗访”栏目组
国内首条全智能钢结构零部件生产线即将正式投产
2025-07-26广州发出“AI帮办”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2025-07-17安徽肥西农商银行小庙支行上门服务为老人解忧
2025-07-17湖南岳阳50岁男子因未戴头盔被交警拦下,遭盘问后突发身亡,当地政府最新回应
2025-07-16利用AI传播谣言?网警查处一起利用AI工具编造虚假警情案
2025-07-152025年广州荔湾区“羊城之夏”系列活动启幕
2025-07-11“订单可以等,老人不能等!”路遇老太太当街摔倒,90后外卖小伙扶起来送回家
2025-07-11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公告
2025-07-10穿上老人鞋,安全更舒适(民生一线·银发经济促消费)
2025-07-09评论丨独居老人花200万网购,不仅仅是心理问题
2025-07-05交通运输部对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在建勐关高速公路工程项目“3·2”边坡塌方事故挂牌督办
03-25新疆兵团:特色农业“种”出乡村振兴好“钱”景
03-26今日,光明日报福建日报头版头条联合发文,共赞“山海经”
03-25事发长虹路!多人被拦下!
03-25从小城驶向全球,一辆代步车的市场进阶之旅
03-26繁花与音符共舞!贵阳路边音乐会嗨唱贵安樱花园
03-25上海青浦区总工会协同各部门全面推动落实产改新举措
03-26长城基金杨建华:关注AI产业链新变化
03-26阿布扎比打造全球最完整基因数据库 挖掘DNA“数据金矿”
03-25北京今日下午阵风五六级,最高21℃,夜间高海拔山区雨夹雪
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