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11日讯(全媒体记者 孙占锋)每台盾构机都配置了2000余个传感器,宛如为设备装上“大脑”“眼睛”“耳朵”……在中国铁建重工长沙第二产业园区的数字化智慧监控中心,一块巨大的屏幕闪烁着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全球的工程数据。近年来,铁建重工通过云管理、云协同、云调度推动数字孪生技术在施工中的深度应用,为长沙智能制造与智能建造联动发展提供了降本增效、构建本质安全的范本。
走进铁建重工长沙第二产业园区车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直径20多米的硕大盾构机产品和排列整齐的50多米长的钻爆施工设备,壮观无比。然而真正令人惊叹的是其背后的数字孪生技术。
“设备在线1台,设备编号DZ1008,直径10.23米,活跃指数50%……”这串数据并非来自园区附近,而是1800公里外的川藏铁路某隧道施工现场。技术人员无需亲临现场,坐在长沙的监控中心,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就能清晰地对1800公里外的项目建设进行远程管控,仿佛拥有了“千里眼”,可随时查看工程的装备数量、运行状况和工程进度等详细数据,仿佛施工场景就在眼前。
记者看到,车间一角的铁建重工数字化智慧监控中心大屏上星星点点、不停闪烁,每一个光点都代表着铁建重工的装备在各地的施工项目。铁建重工电气与智能研究设计院院长龚文忠介绍,数字孪生技术能将隧道挖掘现场“装进”电脑屏幕,实时监测数据并优化管控。
原来,每台盾构机都配置了2000余个传感器,宛如为设备装上“大脑”“眼睛”“耳朵”。智能互联装备协同管理平台以每秒一次、每次数千条的频率传输数据,实现掘进路线精准导航、姿态智能纠偏以及掘进与换步自动化衔接。
“这是盾构机刀盘的数字孪生实时画面,颜色深浅代表刀片受力情况。”在技术人员的操作下,国内某地铁施工现场盾构机刀盘的运转情况清晰呈现,内部复杂的受力分布与刀片细微变形也一目了然。铁建重工以盾构机为核心,在虚拟空间1:1还原每台盾构机,从研发设计到运行管理,每个环节都能精准模拟与实时优化。
工作人员介绍,在上海广延路静安地下智慧车库项目,全球直径最大的垂直掘进盾构机——“梦想号”的施工现场,有一座专门的控制室。工程师们轻点鼠标、滑动手机屏幕,借助先进的同步数据传输技术,就能即时精准掌握“梦想号”的实时掘进状态与施工进展。
长沙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跃先表示,铁建重工具象化地展示了“看得见的在工厂,看不见的在云上”,通过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远程管理生产、施工,是智能建造的“长沙模式”。长沙作为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在全国示范引领,众多创新做法得以推广。
目前,长沙正围绕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推行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铁建重工的数字孪生技术,可实现从研发设计、生产建造到运行管理的每个环节都能精准模拟和实时优化,不仅展现了企业在建设工程领域的领先地位,更为整个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范本和方向。
铁建重工:千里外施工,“孪生”在眼前
2025-05-11汽车车门把手将迎来国家标准,释放什么信号?
2025-05-11消防与医护联手,成功转移行动不便居民
2025-05-10佳都科技重磅发布开源鸿蒙面向交通行业首款操作系统“交通佳鸿”
2025-05-09新疆:机械化助力辣椒高效、精准种植
2025-05-08襄垣县:产业追“新”逐“绿” 发展提质增效
2025-05-08提“智”向新,奔向未来——当前机器人产业观察
2025-05-07三湘时评丨以“年轻力”驱动消费持续保鲜
2025-05-07游族网络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全球化与AI双轮驱动,业绩稳健增长
2025-05-06工人先锋 振兴力量丨白发守初心:从一线工人到行业先锋 ——记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辛强
2025-05-05交通运输部对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在建勐关高速公路工程项目“3·2”边坡塌方事故挂牌督办
03-25新疆兵团:特色农业“种”出乡村振兴好“钱”景
03-26今日,光明日报福建日报头版头条联合发文,共赞“山海经”
03-25事发长虹路!多人被拦下!
03-25从小城驶向全球,一辆代步车的市场进阶之旅
03-26繁花与音符共舞!贵阳路边音乐会嗨唱贵安樱花园
03-25上海青浦区总工会协同各部门全面推动落实产改新举措
03-26长城基金杨建华:关注AI产业链新变化
03-26阿布扎比打造全球最完整基因数据库 挖掘DNA“数据金矿”
03-25北京今日下午阵风五六级,最高21℃,夜间高海拔山区雨夹雪
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