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丁玉梅 通讯员 周毛措
4月16日清晨,第一缕阳光穿透圣泉湾生态体验区的薄雾,洒在错落有致的木质售货亭上。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泉吉乡冶合茂村村民才毛正摆放着刚制作的牛毛奶钩。不远处,丈夫拉杰占登牵着自家驯养的枣红马走向生态骑行道。
三年前,这里还只是传统牧村,如今却凭着网红打卡地“圣泉湾生态体验区”,村民的日子不再一成不变。自2023年以来,通过融合“党建+生态+旅游+文化”的探索模式,冶合茂村村集体经济收入持续突破百万元,40余户村民年均增收1万元,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之路。
走进泉吉乡冶合茂村村民谢日吉的售货亭,看着来往的游客忙着挑选祭海宝瓶、环保鱼食以及手工编织品,谢日吉不禁感慨:“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这就是我家的聚宝盆,光去年三个月的营业额就净赚了5万元!”老人家话音刚落,买完东西的城里游客举着手机扫码支付,“叮咚”一声,拉杰占登家的收入又添了一笔。
另一边,晨光中拉杰占登正在“生态”骑行道旁擦拭着马鞍铜饰。“以前养马只为运输,现在每匹马都是‘金疙瘩’。”拉杰占登说。自景区开设以来,在村“两委”的大力支持下,拉杰占登一家不仅在村民大会上争取到一座售货亭,还学着村里人做起了骑马照相的生意。
“享用大自然的馈赠就像是享用牦牛酥油,干啥都得留三分。”作为牧民,拉杰占登深谙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同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组织村里的马队开设“生态”骑行道,力争在鼓起村民“钱袋子”的同时,护好后代的“生态园子”。
然而并非所有发展都一帆风顺。拉杰占登回忆,2023年旅游人数暴增,出现垃圾成堆的现象。为此,泉吉乡依托乡级“1+3”(乡域重点道路1公里+1名乡镇干部、1名村级党员、1名生态公益性岗位)的生态保洁模式,为冶合茂村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您好,这边是售票处!”眼前正在和游客搭话的是冶合茂村村民达毛吉。作为一名待就业大学生,达毛吉成功抓住村里提供的机会,成为景区售票员。村里不仅解决了她的就业问题,也让她家有了一笔稳定的收入。
曾经,以放牧为主的单一收入来源,是牧民增收的“死结”。不过,“党建+就业+增收”模式给出了解决方案。自圣泉湾生态体验区建成以来,泉吉乡党委、政府以“耐心熬、用心调、真心暖”的酥油茶工作法,组织冶合茂村“两委”通过用村集体公用草场置换牧民约13.3公顷草场的方式,入股刚察县仙湖旅游投资开发经营有限公司进行分红。此举不仅拓宽了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还带动60余户牧民致富增收,100余名村民在售票员、保洁等固定岗位实现就业,人均月收入达3500元左右。
如今的冶合茂村,年轻人返乡率从12%提升至42%,建起2家藏式民宿,开发出不少少数民族生活体验类新业态。从以传统畜牧业为主,到文旅产业蓬勃发展,冶合茂村依托资源禀赋,以“文化+生态”双轮驱动,绘就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1.5亿起拍!超2万人次围观,0人出手
2025-08-15这个理念,何以改变中国引领时代
2025-08-152万元→1万元,知客毛德均的人情账越算越轻松
2025-08-13迪士尼旁,有座村落很艺术(在现场)
2025-08-12西安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
2025-07-28县域富民产业观察 | 费城街道:葡萄藤下好光景
2025-07-27安阳滨河绿地: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2025-07-26国网甘肃电力:“网上国网”赋能 “e起节电”惠民
2025-07-22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长春:近400个口袋公园书写生态民生答卷
2025-07-22电科蓝天全资子公司因消防隐患被罚
2025-07-21交通运输部对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在建勐关高速公路工程项目“3·2”边坡塌方事故挂牌督办
03-25新疆兵团:特色农业“种”出乡村振兴好“钱”景
03-26今日,光明日报福建日报头版头条联合发文,共赞“山海经”
03-25事发长虹路!多人被拦下!
03-25从小城驶向全球,一辆代步车的市场进阶之旅
03-26繁花与音符共舞!贵阳路边音乐会嗨唱贵安樱花园
03-25上海青浦区总工会协同各部门全面推动落实产改新举措
03-26长城基金杨建华:关注AI产业链新变化
03-26阿布扎比打造全球最完整基因数据库 挖掘DNA“数据金矿”
03-25北京今日下午阵风五六级,最高21℃,夜间高海拔山区雨夹雪
03-26